温哥华宅家记(17)

截至温哥华当地时间4月2日下午4点,

加拿大BC省
确诊数112831121
死亡数13831

加拿大确诊人数破万。 转昨晚突然蹿红的一个小段子:隔离,人权没了;不隔离,人全没了。What do you like: Human Right or Human Left? 真是话也不糙,理也不糙。看着像是个有关个人选择的拷问,放在今日,也像是道德品质的试金石。

也是昨晚,很多朋友,特别是大学本系的好友们,纷纷转载了DiEM25 TV近日对乔姆斯基(Avram Noam Chomsky)的访问。大学时曾见选读语言学的室友们读他的书,没想到以91岁的高龄,他仍对一切保持如此的敏锐性,并仍在发声。

在访谈的最后他谈及“隔离”时说,“在过去的几年中出现了一种自我隔离的形式……一群围坐在桌子旁……的青少年……他们同时在进行两种对话……其中一个,是他们之间进行的浅谈;另一个,是每个人都在他的手机上,和一个同样与朋友一起的,很远之外的人进行着对话。这在很大程度上将人原子化和孤立化。”

其实岂止青少年,我们中的大多数早就在被要求隔离前主动自我隔离了。宁可在虚拟的连接中和人对话,也无法投入面对面的沟通。所以不愿宅家而非要出门的人们,难道出门拿着手机聊天就比在家拿着手机聊天更彰显与人沟通的自主权?

而关于口罩,还真是每天都有话题。从之前欧美众口一词的口罩无用论,发展到不置可否,到奥地利日前成为首个强制戴口罩的欧美国家,接着美国、加拿大纷纷松口。CNN昨天发文称在口罩抗疫问题上,也许亚洲是对的。据说拖到现在,可能是因为理论必须亲身验证的科学精神,也可能是因为资源紧张造成当权者不愿对民众如实相告以防造成资源挤兑和社会混乱,当然,还有可能就是他们常常不愿承认却一直在身体力行的文化沙文主义。如今,就算承认是对的,还要羞羞答答半遮半掩地加个“也许”。

每到4月1日,很多人仍会谈起张国荣。那天有个朋友对我说,“活成程蝶衣的都死了,活成段小楼的都还苟活着”。这话原本是无奈中透着悲哀,我现在却读到些悲壮。

段小楼们若能抱着美好的愿望,想努力活下去,暂时困在家里或困在口罩里又算什么?只要能活下去,便有再活成程蝶衣的机会。可悲的,是把所谓的“自由”变成一张面具,把自己用这张面具捆绑在那早已将人原子化的壳里,暗地里揣着一颗私利为上的心、一颗不愿承担或承受的灵魂,和一个从来不知自律为何物的身体。当然,还有那对“落后文化”不屑一顾的傲慢自大。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讲的是为信奉的理念牺牲自己以期换来更多人的自由。而此时那既不宅家也不戴口罩的自由,却是以牺牲别人的自由和生命为代价。不要再偷换概念了吧。

校友阿如 杂乱成章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